辅助诊断儿童眼科疾病、数字还原长城风貌、绘制大脑三维联接图谱……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内,却蕴含同一领域的前沿技术。8月14至17日,在腾讯游戏学堂举办的第六届腾讯游戏开发者大会上,来自游戏行业的资深从业者,脑科学研究、幼儿眼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游戏技术的应用案例。
目前,“游戏技术”跨领域应用已成为诸多国内厂商探索的新领域,在推动多个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正在成为加速数实融合的重要技术支撑。
前不久,一款由波克城市和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背景团队联合开发,专为斜弱视儿童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的游戏化AI医疗软件《快乐视界星球》获得了国内游戏行业数字化疗法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一进展让业界看到了游戏技术应用的新方向。
在医疗领域内,除了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游戏在大众科普疾病认知方面也开始扮演逐渐重要的角色。在一款名为《6栋301房》的独立游戏评论区内,充满了阿兹海默症病人家属的温暖留言。
据了解,《6栋301房》以游戏的手法,向大众展示了是一名患有老年阿兹海默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利用狭窄的视野、错综的观察路线、每日变换的房间模样等细节模拟了认知障碍的心象世界,进而促使社会对阿兹海默症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与了解。
除了直接以游戏形式呈现,用于游戏开发中的技术也被应用于医疗领域,帮助解决临床痛点,提高诊断效率。在光子探索实验室主导的游戏技术与幼儿视力筛查探索项目中,通过游戏的数字化、眼球追踪及人机交互等技术,不仅简化了视筛交互流程——在游戏技术辅助下,儿童一次视力筛查的检测流程从两小时缩短到了10分钟,同时还能提高筛查准确度。
在国外,也不乏类似的案例。有一款名为Foldit的实验性蛋白质折叠游戏,利用的是人脑天生的三维图形匹配能力,允许玩家用各种氨基酸自由随意组装蛋白,最终拼凑出目标蛋白的完整结构。研究人员希望用游戏化的方式,让玩家尝试折叠新冠病毒,以了解阻断病毒棘蛋白,从而帮助破解新冠病毒。目前已经吸引了全球20万名玩家热情参加。这款游戏的玩家还曾在10天内破解了艾滋病逆转录酶的晶体结构,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们15年的科学难题。
事实上,随着游戏行业持续不断的发展,来自游戏的技术正在向更多行业“外溢”。除了医学领域,游戏技术还在数字文保、环境保护等领域得以应用。游戏,正在为更多领域创造社会价值,传递人文关怀。
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9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发起的“玩游戏,救地球”联盟,便旨在通过游戏的力量提升公众环保认知。玩家可通过游戏,实现减碳的目标。在业界看来,游戏行业是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重要一环。通过因地制宜的行业指引,有效的核算工具,游戏行业能够对全球净零排放过渡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而聚焦于国内市场,以“数字长城”为代表的数字文保项目,也是前沿科技和数字技术在文保领域实现创新应用的又一标志性范例,其中包含的创新式运用的技术要为:首先,基于扫描重建技术最大限度还原长城现状,生成超10亿面片超拟真数字模型;其次,腾讯自研的PCG生成技术,处理了长城墙体扫描资产,还在山体上“种植”了超过20万棵树;第三,通过实时渲染和动态光照技术,实现移步换景。在数实融合趋势下,游戏技术,以及游戏化思维和体验,正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沟通界面,逐步成为许多社会需求和命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游戏不断进化的过程中,科技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从科技行业的角度来看,游戏行业在多项技术方面产生了进步,这些技术也正在与多个行业的潜在颠覆性创新相关。”
以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为例,最早的应用场景就是游戏,游戏开发也促进了3D内容制作、引擎和云渲染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虚拟现实打牢地基。
现在,VR技术正在成为脑图谱领域研究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徐放教授指出,通过开放式的众包标注游戏平台,可以让游戏玩家参与、共同构建神经元模型,从而提升科研效率,甚至形成一些新的科学发现。东南大学彭汉川教授团队开发的TeraVR游戏,便可通过VR游戏助力脑科学连接图谱。据统计,该款游戏系统较非VR模式下进行的神经元标注准确度上升了几十个百分点。
徐放进一步表示,在脑联接图谱领域,功能游戏已经展现出它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在脑科学的更多细致划分领域,功能游戏还有很丰富的可能性。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李劲嵘同样认为,尽管现阶段的“视筛游戏”只是一个用于医患互动的工具,但如果基于医学原理进行算法开发后,再结合游戏化互动技术,将来势必有更多潜能可以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用户体验需求的不断的提高,游戏慢慢的变成了AI、云计算、数字人等众多新兴技术的“先导性”应用场景,而技术的不断成熟并向外渗透,最终成为其他领域的数字技术底座。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王彦雨研究团队发布的《游戏技术——数实融合进程中的技术新种群》研究报告中指出,游戏技术是在电子游戏中首次实现规模化应用,以丰富和提升人的交互体验为主要目标的功能质性技术集群。因为其可交互、高仿真、强沉浸、精渲染等技术特性,游戏技术正在被逐步应用到社会经济多个领域,成为推进数实融合发展的重要技术工具箱。
随着数实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游戏及游戏技术不断“外溢”至别的行业,成为推动数实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夏琳表示,在游戏技术“超级数字场景”的底盘之上,不但可以发展出各种游戏产品,也可以衍生出数字文保、科研创新等非游戏产品,并形成对现实社会有直接帮助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游戏作为内容的载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优秀品质的内容扩散。另一方面,游戏也是信息的连接器、放大器。它可以服务社会,创造更多元的价值与可能。相较其他的艺术形式,游戏具有着强烈的代入感,游戏玩家以自己作为主体,进一步增加了沉浸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游戏及游戏技术的仍有更多优势亟待挖掘。在业内看来,从目前的案例中看到了游戏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前景。游戏技术与千行百业相结合大有可为,但仍需从业者、专业技术人员、政府机构各方共同探索,进而推进数实融合的进程,最终实现发展数字化的经济、推动行业实现真正的数字化的目标。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全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新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顶配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趋势。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怎么样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银线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非常明显效果。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度的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减少相关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