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拓宽,無人機行業正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無人機控制員”新職業的出現,也為勞動者供给了更多就業選擇。與此同時,由於培訓周期長、投入本钱大等要素,“飛手”崗位“喊渴”,而“能手”更是稀缺。
郵政快遞、電力巡檢、工程測繪、森林防火……無人機在各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也催生了新的就業崗位——“飛手”(無人機控制員)。但由於無人機“飛手”要求具備較高水准的綜合素養,加上培訓周期長、投入大等要素的影響,導致專業“飛手”稀缺。
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到现在,全國實名登記的無人機達188萬架,新注冊無人機超過61萬架,較上一年增長了近50%,而僅有23萬人擁有無人機控制員執照。有關部門測算,行業就業人才缺口高達100萬人。
10月30日上午,在位於兩江協同創新區的重慶飛快通航停機坪,來自巫山縣的重慶小伙彭兵將客戶所需的藥品小心谨慎放進無人機,再通過電話確認無誤后,按下操作按鈕,僅10分鐘就將藥品送到客戶手裡。
進城務工10余年來,從走路、騎摩托到現在的無人機送貨,彭兵見証了重慶快遞行業的嬗變,也趕上了無人機的紅利期。僅有初中學歷的他,通過不斷自學培訓,获得“飛手”証書,並在上一年底正式成為飛快通航無人機快遞員,通過低空快遞物流航路,讓市民可享“跨城急送”服務。
10月29日上午,國網重慶永川供電公司許溪變電站的無人機機巢中,一架配備紅外攝像頭的無人機悄然騰空,開始執行例行電網巡檢任務。遠在數十公裡開外的無人機“飛手”李勁鬆,正端坐在電腦屏幕前,全神貫注地監控著無人機的每一個細微動作及傳回的高清印象。
國網永川供電公司輸變電運檢中心智能巡檢班無人機首席工程師何濤介紹:“與傳統的人工巡檢和清障比较,無人機作業的功率提高了5倍至8倍,同時安全性和精細化程度也顯著提高,電網上方的天空也愈加繁忙。”
此外,無人機在工程建設等領域也得到廣泛應用。記者在中鐵建工重慶東站2標項目施工現場看到,“飛手”通過操縱無人機能以獨特的視角“審視”每一個施工細節,以保证工程的安全與質量。
“天空變得愈發繁忙的背面隱藏著不容忽視的問題——‘飛手’崗位‘喊渴’以及‘能手’稀缺。”重慶才智農服墊江公司總經理陳明川表明,這是因為無人機“飛手”要求具備較高水准的綜合素養,并且培訓周期長、本钱高、產出不成正比等。
陳明川告訴記者,讓一名“飛手”從入門到通晓至少需求半年時間,在培訓過程中每人要投入近35000元的本钱。執照获得后,企業還要供给場地、設備、物資以及教員等資源,對“飛手”進行二次培訓,無疑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本钱。
“在電網巡檢領域,從‘飛手’成長為‘能手’,往往需求2年到3年的經驗積累。”何濤說,在電網巡檢、異物整理等復雜環境中,“飛手”需求准確識別問題並高效完结作業,這就要求其不僅要进一步探究無人機的飛行功能,還要對電網結構等有充沛的認識,僅把握無人機根本操作技术的“飛手”將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就现在企業的業務量,起碼需求上百名專業‘飛手’,僅靠人才市場招聘遠遠無法滿足需求,现在我們正與民航部門協作,加速專業技术人才培养。”重慶藝臻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林海表明,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無人機巡檢办理系統,可廣泛適用於动力、水利、油氣等眾多行業,隨著AI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未來無人機考証過程或许會融入更多智能化元素。
記者注意到,為緩解無人機“飛手”人才缺少問題,一些地方正通過校企协作、產教交融等方法,培養具備實戰才能的無人機“飛手”。
“產教交融被認為是解決當前無人機領域人才供需矛盾的有用途徑。”何濤告訴記者,當前,重慶已有多所職業院校開設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並通過树立校企协作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和創新鏈等方法,培養綜合素質高、具備必定實戰經驗的“飛手”。
2021年,重慶電力高级專科學校與國網永川供電公司簽訂協議,在人才培養计划拟定、課程體系開發、教學資源建設、實習實訓項目開發、教材編寫、技术競賽輔導等方面開展對接。现在,通過校企协作、產教交融的方法,何濤幫助多名青年職工成長為無人機方面的技術主干,指導50余人获得無人機“飛手”執照。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重慶在低空經濟人才培養方面已有杰出開局。自2018年開始,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先后開設無人機應用技術、飛行器維修技術等專業。到现在,已培養飛行器維修、無人機應用等新興產業技术人才300余名。
“學校通過實際操作課程和企業實習的方法,為學生供给更為全面的技术培訓。”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相關負責人表明,學校與無人機生產企業、服務企業等多方树立协作,確保課程內容的前沿性與實用性。培訓內容也緊密圍繞行業對無人機操作、編程、數據剖析等技术的需求,使“飛手”們能更精准地對接市場需求。
不僅如此,相關部門的支撑也不可或缺。本年10月11日,重慶首屆農用無人機駕駛員技术競賽在墊江縣舉行,為“飛手”树立交流平台。該縣還出台免費培訓“飛手”和推薦就業等支撑方针。此外,重慶多個區縣也通過出台方针、舉辦競賽活動等方法,支撑和鼓勵培養“飛手”,帶動當地無人機培訓系統、認証標准、考試系統等相關體制機制的树立完善。
“為了滿足企業對無人機控制員的特定需求,還能够開展定向培訓、企業定制考証等服務。”陳林海說。(記者 李國)
“榜首批次,15分鐘﹔第二批次,10分鐘……通關作業完结!”聽到對講機傳來的聲音,河南中聯重科智能農機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孫培莖慨叹,“通關能這麼快,得益於‘一票多車’变革。变革實施之前,通關可不像現在這麼快捷。…
“嗚——”9月18日上午,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博睿國典小區,防空警報忽然響起,一場應急分散演練正式開始。居民們敏捷離開家門,向距離最近的人防工程跑去。…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